云开·全站app中心手机版 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|向海而兴 深圳启动蓝色经济“引擎”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
央广网深圳11月2日报道,记者官文清指出,深圳这座“千面之城”中,其依海而生的独特优势,鲜为人知。这座城市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、260.5公里的海岸线,那片片碧波荡漾的海域,早已超越了自然地理的范畴,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深圳,作为广东省内的“双子星”城市之一,自去年起陆续颁布了《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、《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以及《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(2023-2035年)》等系列政策文件。这些举措旨在点燃蓝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,助力深圳加速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、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,努力开创海洋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央广网的记者随“向海图强看广东”的调研团队抵达了深圳的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,以及深圳蛇口邮轮码头,实地观察并了解深圳是如何为推动高质量的发展注入更多的“蓝色活力”。
掘金航运打造蓝色经济“金字招牌”
海洋被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,同时也是构建海洋强国的坚实基础。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于今年发布的《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(2023)》显示,广东省的海洋经济规模已连续28年领跑全国,海洋强省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性进展。
深圳在2022年实现了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显著增长,达到了3000亿元以上,这一增长率达到了3.9%,在GDP中所占比重为9.7%。同时云开·全站app中心手机版,涉海企业的数量也大幅增加,接近3万家,涉海上市公司数量增至49家,标志着海洋经济规模初步形成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深圳的涉海企业中,交通运输业占据了最大的份额。
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内堆满了集装箱(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)
货运车辆穿梭不息,吊臂频繁升降。站在盐田港的远处望去,众多远洋货轮停靠在锚地,期盼着引航员到来以便驶入港口;而在附近的港区堆场里,装满了“湾区制造”标志的数万个集装箱正静待启航。
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,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集装箱码头,凭借其显著的深水良港的天然条件,坐拥粤港澳大湾区内独一无二的近18米深、475米宽的航道,该航道全年无冰无淤,能够确保2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、双向通行。不仅如此,盐田国际还配备了20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,能够安全且高效地同时处理多艘国际班轮的进出口和中转货物。
据相关资料显示,盐田港区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,负责处理广东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,以及全国对美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货物。目前,盐田国际每周运营近一百条航线,遍布全球多个海外目的地。自今年起,盐田国际已成功迎接21艘全球最大的24000标箱级集装箱船首次航行,这一数量在华南地区位居首位。今年四月,短短22天里,四艘超大型船只首次驶入盐田国际港口,它们先后三次刷新了盐田国际港口停靠的最大集装箱船的记录。
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(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)
深圳市各大港口依旧热闹非凡,港口内堆放的集装箱宛如一片茂密的森林,而穿梭其间的货轮在海面上划出绚烂的轨迹,共同构成了深圳海滨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。
依据《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(2023-2035年)》中的有关条款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,深圳计划提升港口和航道等关键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,并致力于强化多个港区的协同与一体化进程。此外,深圳港将致力于实现从单一功能港口向集“贸易、能源、旅游”于一体的综合性强港的转型,旨在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一流超大国际集装箱枢纽港。同时,致力于建设全球顶尖的国际液化天然气枢纽港、滚装运输重要港以及国际中转集拼港等多元化功能,增强航运高端资源的配置能力,旨在将深圳港塑造为全球供应链的枢纽核心。
现在,深圳的航运业发展迅速,已经成为其海洋经济的亮丽名片。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范围内连续多年位居第四,2022年更是达到了3003.56万标箱的惊人数字。同时,深圳也成为了全球第四个,同时也是华南地区首个提供LNG加注服务的枢纽港。
海洋“秀场”成蓝色经济新名片
为了凸显海洋城市的独特文化风貌,激发海洋文化的内涵和各类文化空间的生命力,深圳正持续不断地引进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项目、高端海洋文化活动以及体育盛事,致力于打造丰富多彩的海洋生活方式,进而促进海洋文明观念的增强和海洋文化的产业化进程。
停泊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上的微游轮(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)
游客若抵达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周边,便能目睹到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的豪华邮轮。据悉,2021年10月1日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,我国首艘以五星红旗为标志的豪华邮轮“招商伊敦号”在深圳开启了首航之旅,此举标志着深圳邮轮经济迈向了新的高度,进入了港口与船舶互动发展的新阶段。
2021年末,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接待了286艘次邮轮,为超过100万游客提供了服务。2023年3月,交通运输部发布了《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》,将上海与深圳列为国际邮轮运输试点复航的先行城市。目前,"招商伊敦号"已成功开通前往日本等地的国际航线。
招商局集团携手深圳市政府共同孕育了“海上看湾区”这一项目,使其成为大湾区海上文化旅游的标志性品牌。该项目不仅涵盖了港珠澳大桥、深圳湾、前海湾、环桂山岛等众多湾区海上游航线,而且持续推出多样化的“海洋文旅+”主题航次。
在大湾区一号微型游轮上,游客们正忙着用相机记录下眼前壮观的港珠澳大桥景象,这一幕由央广网记者官文清拍摄。
数据显示,从2017年9月29日到2023年6月,"海上看湾区"项目总共航行了6786趟,吸引了91.4万名游客。特别是自2020年8月26日起投入使用的豪华微型游轮,截至统计时,已航行4565趟,接待游客达82.7万人次。经过长达五年的精心培养,“海上看湾区”项目现已逐步崭露头角,成为深圳沿海文化旅游的新象征,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必访的文旅地标。
海洋文体旅游无疑是展现海洋文化的绝佳“平台”,伴随着对海洋经济的日益关注与支持,加之大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热衷,深圳的海洋运动、海洋旅游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
每到周末,大小梅沙、海上田园、海上世界等众多以海洋为主题的景区,还有东部盐田的滨海栈道,以及西部深圳湾的滨海休闲带等众多适宜悠闲漫步的滨海步道,都纷纷成为了深圳最新的人气网红打卡地。梅沙京基洲际、佳兆业万豪、桔钓沙莱华等酒店,作为国际化、高品质滨海旅游的代表,它们的规模不断扩大;与此同时,较场尾、大鹏等地的亲海民宿也日益增多,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远离城市喧嚣的理想之地。
我要评论